揚長而去
◎愛亞 (轉載於自由副刊)
有一天晚上我做夢夢到一個鬼,那個鬼要抓我,我心想被它抓去那還得了,所以我就先把它抓過來咬了一口,它就跑了。
——曹又方(1941-2009)
帶動北美文藝風潮
1979年台灣的諸多壓力讓她眉頭愈皺愈深,她拔營,遷居,長住紐約,在紐約大學選讀文學課程,從第一流師資如以撒辛格處認真學習,舉凡文學、音樂、心理學甚至製作壽司都學出心得,她穿著趨向古典保守,沉穩學習,安心收穫,她說:「沒有正式學位,可是學到的有用的東西比上四年大學還划算。」她脫胎換骨了。
在紐約她在《華美日報》、《中報》做過編輯,並在1984年在《中報》創「東西風」文藝副刊,帶動北美文藝風潮,長達四年之久。
紐約十年她以文會友,工作、生活、寫作齊頭並進,寫作長篇小說竟達三部:《碧海紅塵》、《風》(後改名《三朵白蓮》)、《美國月亮》,其中《美國月亮》在台北洪範、香港三聯、北京文聯、廣州花城及遼寧春風出版社印行,共計五個版本。曹又方的短篇小說集出版也多,《愛的變貌》(後改名《假期男女》)、《綿纏》、《濕濕的春》、《風塵裡》、《捕雲的人》、《獨孤之旅》都是備受注目的著作。曹又方也寫了許多散文及雜文,成績也斐然。
1988年因緣際會她與圓神出版社負責人簡志忠結識,受簡延攬回台灣,先入圓神出版社擔任總策畫,後又創設方智出版社及先覺出版社,都任社長兼總編輯。
進入圓神她以散文及雜文方式寫作、編輯出版了許多愛情及女性、兩性書籍,這些書因思想新穎開放文字簡明易懂,很快便成為暢銷書,出版社業務收益曹又方也成為暢銷作家,並曾入選1999年金石堂出版風雲人物。這期間出版的書暢銷外連書名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語,如:「下個男人會更好」、「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男人真命苦」、「人生一定要精采」……
文學是永恆的戀人
1998年曹又方在台北安和路家中辦年終party,一室盡是她最接近最愛的朋友,歡樂至尾聲大夥才知她病了,將入院開刀、治療,她是三期末的卵巢癌,醫估還有半年生命。
曹又方以西醫開刀、化療後努力休養並以中醫漢藥繼續醫治,每晨拖著虛弱身體蹣跚步履去學郭林氣功,沒有人陪伴,她自己打自己的仗,苦熬數月,她的病控制住了。
她急著將自已治癌經歷告訴其他的癌友,日日將自己醫療狀況雜雜記錄,病後八個月,她寫了《淡定與積極》,書市引起極大迴響,畢竟癌症是世紀疾病,大家都需要癌症知識,也幾乎家家都有癌友,曹又方戴著她的妹妹頭假髮舉辦新書發表也辛苦地過著日子。 2001年春,她的癌病復發且有蔓延現象,再開刀,再治療,之後她到上海看著名中醫,每日吞一百餘粒藥丸,苦不堪言,到了年底她舉辦「生前告別式」,為的是「人死大家都說死者的好話,我希望活著便聽到。」果然出席者眾且大家說盡好話。郭林氣功之後她也另學一種「生命自救功法」,2002年她還到美國亞特蘭大去向功法的創始人李延明老師面對面學習長達六個月之久,她再度撐過來了,又出版了《淡定.積極.重生》,她知道療癌是太苦的事,她要別人依著她得救的路也得救。
2003年之後曹又方以旅行和養生美食度日,她和一群朋友四處遊玩四處吃,玩到最後不知要再去何處,便在世界地圖上點指一下,點到哪裡去哪裡,玩得很是快樂,並且留下名言:「一個人一生中如果一直做他喜歡的事,而且在正做這件事時死掉,那是很幸福的事。」在她病後她認為旅行和寫小說是她若是死去也不後悔的事。
2006年她在廣東珠海購置了房子住下,那一段時間她常在中國大陸演講及上電視節目,後來她又為兒子李煒在她房的近處也買下一棟小房,她要兒子和她一起欣賞及享受珠海的美好。
2008年底她回台體檢,同時與她愛也愛她的友人們共祝她抗癌成功10週年,到老都不肯變醜的她美麗地歡快地過了這10週年紀念,同時她也寫了一本長篇小說,履行了她自己說的:「寫小說是我一生一世的戀愛。」「文學是我永恆的戀人。」
但恁誰都沒有想到連鬼都不怕的人2009年3月25日會死於急性心肌梗塞。
或許她想到一個嶄新的地方去遊玩?一個地圖上點指不到的地方或許更吸引她?總之,她揚長而去了。
================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網站 《花樣人生曹又方》
95年7月18日 《華人世界》雜誌 【記者:白令/台北報導】
照片:曹又方 曹又方說:“病魔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放棄了自己。請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關鍵。事業是0,愛情也是0,要有了健康的1,才能得100 分,否則一切歸零。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讓這有限的時間綻放光彩,這才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事情。人生的每一天都是開始,但同時也可能就是結束,要學會坦然面對,生活才會更美。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取舍,懂得放棄,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曹又方,台灣著名作家,美籍華人。本名曹履銘,字光虹。遼寧岫岩人,出生於上海。台灣世新大學畢業,曾游學美國,並旅居紐約10年,現居住台北。歷任多家報紙、圖書公司、雜志社的編輯、編審、總編輯等職。作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曹又方擅長詮釋女性的人生、愛情與事業,告訴你智慧女性的精彩與幸福。
對於曹又方,她的圈中朋友是這樣評價的:柏楊說她闖出了自己的一片江山﹔林清玄說在她的面容上看見了觀世音﹔胡蘭成說早就看穿她是一個男性靈魂寓於女性肉身的人﹔而她自己則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個大膽、頑強、時時與自己鬧革命的人!
要絢麗地活著
曹又方7年前確診癌症后期,醫生說她最多活一年,但她至今仍快樂活著。面對絕症,她很樂觀。
1998年12月,曹又方58歲。熱愛旅游的她計劃與一批朋友同赴澳洲。對於這趟旅行,她已期待了10年。出人意料的是,在12月23日那天,曹又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在得知檢查結果的那一剎那,曹又方無比地鎮定,沒有一絲受到驚嚇的反應。應眾朋友的要求,曹又方23日晚在家中舉行一個派對,提前過聖誕節。晚上派對依然如常,曲終人散之時,泰然自若的曹又方還不忘記請朋友把大束大束的鮮花捧回家去。因為,第二天她就要住進醫院了,讓正在等待綻放的鮮花無人欣賞,那才是罪過。
2001年,被確診癌症后的第三年,曹又方的卵巢癌再度復發。此時的曹又方有些惶恐了,因為這是致死率很高的癌症,一旦復發,與死亡就隻有一紙之隔了。手術后的曹又方做出一個決定,停止化療。年少時,曹又方初讀庄子,她很贊同庄子的“善其生者善其死”的說法。人要好好地活著,也要好好地死。向來喜歡無拘無束,喜歡主導自己生活的曹又方,連自己的告別式都不想假於他人。
2001年12月6日,曹又方給自己安排了“快樂生前告別式”。作為第一個在生前為自己開追悼會的女人,一生愛美的曹又方在告別式上,特意穿上新挑選的“三宅一生”寬袖典雅的黑色服飾,左胸配一朵鮮紅的玫瑰。舞台上懸挂著已制成海報的曹又方的美麗沙龍照,鋼琴王子陳冠宇悠揚的琴聲流淌在大廳裡,花海和氣球把氣氛烘托得既熱烈又不乏隆重,一屋子的好友故舊都是盛裝而來。
在曼妙輕柔的鋼琴聲中,身著一襲黑衣的曹又方娓娓道來:“此時我就要向好友們告別,而這是一個快樂的告別,請大家不要傷感。一個人要好好地生,好好地死,帶著這份樂觀,死亡不過是人生一個完美的句點。”看著台下百余位平日的好友和四周懸挂著的那一簇簇金色氣球,曹又方流露出的不是對自己的憐憫而是對朋友的痛惜,在眾多的回憶與鼓勵中,人們又分明感到了對生命的禮贊。
最美的花永遠是未開的那一朵,曹又方已經與癌症抗爭了7個年頭,一次9個小時的手術切除了曹又方骨盆腔內的大小腫瘤和感染的淋巴結,也摘除了她的一雙卵巢和輸卵管、子宮?女性的大部分特征器官,她還依然活著,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跡了。
很多人遇到像曹又方這樣的病痛或許會無法忍受,抱怨命運的殘忍與不公。曹又方說,她總是想,這麼多年來,自己一直是早睡早起,不抽煙,不喝酒﹔每天早晨6點鐘進健身房,每周打三次羽毛球,連吃飯都是少油不加味精,怎麼說也是一個注意健康的人,怎麼會得癌症?后來慢慢明白了,得癌症沒有理由!一個生病的人總是在探究自己生病的原因,然后批判自己,這種思想對身體的破壞性往往不亞於疾病本身。所以她就經常告訴自己,癌細胞不僅僅是敵人,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在它沒有退出之前,隻能妥協,另謀“和平共存”之道了。即使一個人的身體生病了,還可以力保心靈的健康。
要不停地寫作
曹又方是著名作家,她的《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人生一定要精彩》、《越來越會愛》等作品被很多女性奉為經典。
人生最光榮的事業,便是營造一份快樂寫意的生活,曹又方信奉這點,又身體力行地在每個階段實現自己精彩的人生,中學時候酷愛騎單車四處游逛,大學的時候喜歡跳舞,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喜歡炫奇服飾,30來歲的時候酷愛喝咖啡,40來歲開始熱衷世界旅游,到了50多歲,開始拒絕卡拉OK,聆聽古典音樂,興趣在變,思想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對寫作的熱愛。
曹又方說,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應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很慶幸自己做到了,隻有這樣才可以寫出精彩的人生。當她談到自己是如何走上文學之路時,她動情地說:“我非常幸運有一個會講故事的父親,父親是在遼寧岫岩出生並長大,雖然他從大陸到台灣已多年了,但家鄉那一幕幕情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時常聽父親講家鄉的人和事,如果我將這些事寫出來一定會很精彩。這些年,我曾到過沈陽幾次,真遺憾沒能回老家看看,等以后有機會一定去家鄉看看。
父親記憶力非常好,看過的書都記得,時常引導我和姐姐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書。在讀小學和初中時,國文老師的文學功底都很深厚,經常給我們講中國的唐詩宋詞,我常常陶醉在那絕妙的詩詞裡,每次讀李白、蘇東坡的詩我都很感動,在小學四年級我就讀了好幾遍《紅樓夢》。我能走上文學道路是與父親的引導、老師的教誨和中國古代文化的熏陶分不開的,我非常感激他們。”
自打寫作以來,曹又方先后更換了20個筆名,曹又方原名曹履銘,小時候她常抱怨母親,說自己學習不好就是因為名字筆畫太多,考試時耽誤時間,長大后就自作主張,讓測字先生取了一個好聽又中性的名字──曹又方。寫作是一生的追求,即便是在與癌症抗爭的歲月裡,曹又方不僅參加演講、編書、練氣功,還不間斷地拿起筆重新寫作。1999年,曹又方出版了一本敘述病中心路歷程的書,書名叫《淡定?積極?重生》。可能至今她都想不明白,這本書為什麼會再版100 次。
在這本書裡,曹又方對自己如何對抗病魔的心得與做法,作了全面的記錄,希望自己所受的病痛多少對他人有點幫助。書出之后,激起極大的反響,直至今日仍有患者及家屬給曹又方打電話,似乎曹又方的存活,已經成為他們信心的指南。同時,他人對曹又方的期望反過來也成為她的力量之源。此外,曹又方把自己60多部小說、散文、雜文、勵志、兩性、心靈等各類著作編成24卷精選集,她繼續背上行囊周游世界,繼續寫書、做演講。面對外界對自己“女強人”的評價,曹又方表示在她的眼裡,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盡情享受了人生。
曹又方穿著極有品位,談吐優雅睿智。她可以說是最早的美女加才女型作家了,年輕時的姣好面容自不必說,62歲仍受邀擔任眾多化妝品代言人,現已65歲的她,仍然喜歡穿靚麗多彩的衣裳,她對生活的熱忱與激情依然無所不在。人生一定要精彩!這不是口號,而是無論遇到何種情況,依然守候一份淡定與執著。
無論是處在什麼環境下的女性,有夢想之外,還應該有一定經濟自主權──這對擁有快樂的人生很重要。長期從事文化事業、婦女運動,大力倡導心靈革命和環保運動的曹又方是這樣說的。
想起年少時光
曹又方說在癌症病人之間流傳一句話:“人生隨時都是終結”,所以把每天當作人生的第一天,把每天當作人生的最后一天認真地、有創意地活在當下,不管是對於病人還是正常人來說都應該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曹又方的座右銘是:一生要活得夠本。“夠本”的意思就是“我要過我自己選擇的生活”。不管是小時候念書還是長大后結婚工作,隻要是曹又方自己選擇的她就會覺得“夠本”,如果是按照別人的意願做的事情那怕再好也是“活得不夠本”。
小時候,她是一個被愛寵壞了的孩子。曹又方的姐姐比她大12歲,她來到世上之后,父母想要兒子的夢想徹底破碎了,把全部的寵愛都放在她身上。她每一次月考,父母都會掐准時間,等她考完找到學校,告訴老師要帶她去吃冰激凌。如果曹又方和姐姐吵架,一定是姐姐挨罵,哪怕她做了很惡劣的事情,比如把姐姐的集郵冊搞壞,把姐姐寫的情書拿給媽媽看,姐姐氣得要死,父母卻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姐姐急了打她,她會爬到樹上氣姐姐。因為是家裡的重心,曹又方生就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潑辣性格。
在她13歲時母親患病去世了,父親又娶了繼母。家庭的變故影響了曹又方的性格,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她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逃家。據她回憶:從初中到高中最少逃家有50次。其實繼母是個很正派很不錯的女人,但曹又方就是故意找借口惹父親生氣。一邊養家糊口,一邊還要四處奔波抓逃家的女兒回來,辛苦的父親一看見曹又方就是一肚子氣。因為逃家,曹又方耽誤了不少功課,數學成績初中畢業時得了零分,直到高中畢業再沒得過一分。
初中畢業考高中時作文題目“論黃黑色新聞之危害社會”,魯莽的曹又方隻看到“黃色”就從頭到尾寫“黃色”,沒提一句“黑色”結果勝算最高的作文也沒戲了,好在聰明的她臨時抱佛腳終於靠物理和化學考上了台灣女中。在台灣女中的日子裡,曹又方又開始了逃課生涯:時不時騎輛腳踏車帶一本文學名著跑到公園裡,在微風的吹拂下,愜意地打個盹,然后吃個便當就回家了。在課堂上偷偷看課外書,被老師看到后,不僅書會被沒收罰錢,還會被老師罰站到初一的教室門口!恨透了老師的曹又方,必須掙很多稿費來應付學校的罰款,把借的書贖出來。“我從小學四年級就給兒童版寫稿,那時稿費隻有5塊錢。在台灣女中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寫作回饋最大的時期,我是整個台灣女中收信最多的學生,給我寫信的都是我的讀者。”
談智慧,談愛情
近年來,曹又方先后到重慶、上海、山西、北京等省市電視台及大專院校,分別以“人生一定要精彩”、“做一個有智慧的女人”為題,宣揚健康、堅強和生存智慧,述說自己的情感和心路歷程,闡述婚姻、愛情和實現人生價值的種種觀點。她總是以幽默、風趣、充滿智慧的話語回答現場聽眾的問題,這位美麗、典雅、堅強、充滿智慧的女作家,令觀眾和聽眾受益良多。
曹又方喜歡把人生比作一個鼎,而健康、事業以及愛情與婚姻則是支撐這人生之鼎的三隻腳。曹又方反思了20世紀物質挂帥,一味追求金錢累積所帶來的種種詬病。她建議成功路上的職場人士們要建立並經營好一個安寧、祥和、友善的人際關系網絡,保持良好的雙向溝通關系。她倡導終生學習、思考和旅行,鼓勵人生要規劃、經營。同時,她還積極推崇追求健康人生,強調要每天調節自己的情緒。
在他人看來,曹又方是個叛逆的,勇於追求的女人,但她也有傳統的一面。曹又方說過,女人可以不美麗,但不能不智慧。對時下流行的人造美女,曹又方很是無奈。她說,如果墊高一下鼻子,能夠增強自信,那未嘗不可。但是,為了美麗,一生做幾十次整容手術那就是自虐。在一次讀者見面會上,曹又方指著自己臉上的皺紋說:“我是不會整容的,我臉上的每道皺紋都代表一個智慧。”她的樂觀豁達、詼諧幽默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許多人說曹又方是愛情專家、感情專家,因此,在回答現場聽眾提出這方面的問題時,她會講許多例子向人們闡明自己的見解。她認為在這個時代,作家要擔負起愛情的導盲。她不贊同時下流行的快餐式愛情,她說,自己用咖啡豆磨出來的咖啡才是最好喝的咖啡,速溶咖啡是永遠無法與之相比的。愛情也是一樣,過程中的羞澀與感念是最美好的時刻。
資料來源:《華人世界》
Translat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